本週延續上週禧年條例,透過「你們若遵行」或「你們若不遵行」,將福禍一分為二,講到承受地業之後不同態度,就有不同的結果。提醒百姓回到產業上持守妥拉和盟約, 神必然要一次次的賜福,守約的群體將世世代代昌盛;反之,當百姓厭惡妥拉, 神也必然一次次的降禍,使百姓在仇敵前敗落,最終將被逐出地業,流散在外邦,直到謙卑悔改
Read More「安息年與禧年」的誡命與西乃山之間有特殊關聯。以色列是何時上行來到西乃山領受妥拉的呢?就是數算七個安息日,共四十九天,進入七七節,也是五旬節。神 以此為縮影,要講述一個更大的節期,就是七個安息年,共四十九年,進入禧年;這兩個模型當中,就像是輪中套輪,嵌套在一起,這是 神國度的時間節期。
Read More祭司就像在君王宮殿中服事的御前侍衛,他們維護君王和宮殿的安全、威嚴並保障王的旨意可以順利執行;因此祭司不僅在會幕的工作方式上須遵守一定規則,連他們的個人生活也會在一定的範圍內受到約束。因為祭司的工作牽涉神聖、榮耀的領域,有更高的影響力與危險性,並關係到以色列群體;鬆散與敗壞的祭司體系會將整個群體帶向滅亡之路
Read More神要透過誡命在各樣事上分別 祂的百姓,而百姓則是因為實踐誡命而被分別出來,因為 神的法則必定帶來分別。 神首要吩咐的是「尊榮父母」與「守 的安息日」,孝敬就是尊榮生養我們的父母, 表明出孩子應該以尊榮父母來紀念養育之恩;因此藉著「尊榮父母」讓我們進一步明白, 祂是萬有的父,是創造萬物和賜生命氣息給眾人的 神。
Read More講完分別潔淨條例後,再次回到兩個獻凡火的祭司身上;兩個祭司因為干犯 神的聖別而死在會幕壇前,提醒祭司和以色列民,務要謹慎凡事按著 神的法則規規矩矩的去行,好將罪惡從以色列中除去。神的吩咐是,大祭司要在 神分別的贖罪日那天,才能進入至聖所為以色列贖罪。然而為以色列民贖罪,不單是大祭司的責任,而是全體必須參與的大事
Read More相信很多人會將此看成一個普通事件,只是一則新聞;但它在逾越節,這個特殊時間與地點發生,實在太不尋常。我們深信 神已經向百姓顯明出很多兆頭,然而看到兆頭的我們,是否對它無感呢?整個月有一艘船停在那裡,等著逾越節來到。若以逾越節來思考,再加上去年在埃及紅海同樣的擱淺事件,我們就不難明白 神讓這艘船擱淺於此有何深意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