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西告訴以色列人,他如何跟 神懇求進到應許之地,卻遭 神的拒絕,並告訴他只能望見卻不能進入;這個結果讓後世有各樣討論和見解,但我們能知道的是,第一,即使摩西是最偉大的領袖,他仍需要為錯誤負責,這顯出 神的公義並不偏待人。第二,摩西以自己為借鏡,沈重的心情囑咐百姓不要重蹈覆徹,像他一樣不能進入應許之地。
Read More新世代即將要進入應許地,所以 神要特別重申這些話是 祂與百姓的盟約,是 祂國度的法則。盟約是世代傳承的,因此 神並沒有另立了一個約,而是重申和恢復這個盟約,就像是把它塵封的部分再次擦亮,失落的部分再次尋回,但它仍是西乃山所頒布的律法典章;目的是使雙方重新確立這份盟約關係,未來才能同心合意的建造國度。
Read More神吩咐摩西要攻打米甸人,但新世代數點的 60 萬大軍當中,並沒有全數上陣,而是每支派選出一千人,共是 12,000 人去攻打米甸人。這是數點新世代後首次的戰役,它其實是一個初熟的數字, 神要用這初熟的 12,000 人,去攻破米甸的聯軍,即便米甸當時估計有 10 萬或 15 萬的兵力。
Read More本週妥拉講述了非尼哈如何阻止了巴蘭對以色列的詭計,並以他為主題講述新世代的誕生。非尼哈是以利亞撒的兒子,亞倫的孫子,也是未來大祭司的繼承人;非尼哈的外祖父普鐵和母親是外邦人,所以論血統非尼哈一半是利未支派,一半卻是外邦人的血統,這使得非尼哈是否合適擔任將來的大祭司,惹來許多人議論紛紛。
Read More巴蘭的先祖是拉班,也算跟以色列有血緣上的關係。然而當年雅各帶走拉班一切財富,使得拉班懷恨在心,這份仇恨也傳給了後代的巴蘭;但巴蘭忽視了拉班欺壓雅各、 神為雅各伸冤的過程,只一昧將以色列視為敵人。就算巴蘭知道 神揀選以色列,祝福以色列,他卻始終都對以色列懷著仇恨。
Read More本週妥拉的主題是「律例」,原文是「חֻקַּת」,意思是「法令、條例」,為單數附屬型。 繼可拉叛變後,許多領袖被擊殺,死於瘟疫的有一萬四千七百人,以色列來到極大的靈性枯竭和低谷,就在此時 神頒布了紅母牛條例,來解決因著接觸死亡領域所導致的不潔淨。
Read More本週妥拉講述可拉聯合了大坍、亞比蘭和 250 個首領的反叛事件。可拉是利未哥轄族,不僅有 神賦予的職分,在哥轄族裡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;卻因為嫉妒摩西和亞倫,想獲得更多的權力地位,竟當眾抨擊摩西和亞倫,公然質疑他們權柄的合法性,可拉的做法無異於公然向 神挑戰。
Read More若以戰略目的來說,搜集當地的情資從而制定作戰計劃,是合理可行的;但群體必須意識到,無論偵查到任何情況,以色列人得有決心要攻克所有艱難,直到得地為業為止。因為無論迦南地形勢、地險和軍力如何, 神都不會改變 祂要領以色列回歸的旨意;倘若帶回來的消息反而削弱了群體的信心,產生逃避的意念,那還不如不知。
Read More本週的主題是「點燈的時候」,原文是「בְּהַעֲלֹתְךָ」,字根「 עָלָה 」,意思是「上去、上升、攀登」,也就是「上行」。 神透過亞倫依序點亮金燈台的燈盞,由外向內的點亮,愈來越靠近中間的主燈,來預示群體要隨著上行愈照愈亮,最終以色列成為聖潔的國度,萬國之光。
Read More本週的妥拉主題是「數點」,原文是「נָשֹׂא」,意思是「高舉、承擔、背負」。承上週以色列人被數點成為十二營軍隊之後,利未支派也被編制成四個方位的軍隊,分別是亞倫子孫、哥轄子孫、革順子孫、米拉利子孫,他們被呼召來承擔會幕之事,像「御林軍」一樣在內層圍繞著會幕安營。
Read More當萬籟俱寂, 神在曠野呼喚,等候靈性的迴響。曠野讓人們聽得清楚 神說的話,看見生命究竟仰賴什麼,靜謐的曠野阻絕了一切的干擾,反而幫助我們更清楚 神的作為,經歷到生命起初的受造,體悟到 神的法則支撐著萬物;原來單單遵行 神的話,生命就能得著供應,讓我們的家庭、職場、事奉被 神的話語所托住。
Read More本週延續上週禧年條例,透過「你們若遵行」或「你們若不遵行」,將福禍一分為二,講到承受地業之後不同態度,就有不同的結果。提醒百姓回到產業上持守妥拉和盟約, 神必然要一次次的賜福,守約的群體將世世代代昌盛;反之,當百姓厭惡妥拉, 神也必然一次次的降禍,使百姓在仇敵前敗落,最終將被逐出地業,流散在外邦,直到謙卑悔改
Read More「安息年與禧年」的誡命與西乃山之間有特殊關聯。以色列是何時上行來到西乃山領受妥拉的呢?就是數算七個安息日,共四十九天,進入七七節,也是五旬節。神 以此為縮影,要講述一個更大的節期,就是七個安息年,共四十九年,進入禧年;這兩個模型當中,就像是輪中套輪,嵌套在一起,這是 神國度的時間節期。
Read More祭司就像在君王宮殿中服事的御前侍衛,他們維護君王和宮殿的安全、威嚴並保障王的旨意可以順利執行;因此祭司不僅在會幕的工作方式上須遵守一定規則,連他們的個人生活也會在一定的範圍內受到約束。因為祭司的工作牽涉神聖、榮耀的領域,有更高的影響力與危險性,並關係到以色列群體;鬆散與敗壞的祭司體系會將整個群體帶向滅亡之路
Read More神要透過誡命在各樣事上分別 祂的百姓,而百姓則是因為實踐誡命而被分別出來,因為 神的法則必定帶來分別。 神首要吩咐的是「尊榮父母」與「守 的安息日」,孝敬就是尊榮生養我們的父母, 表明出孩子應該以尊榮父母來紀念養育之恩;因此藉著「尊榮父母」讓我們進一步明白, 祂是萬有的父,是創造萬物和賜生命氣息給眾人的 神。
Read More講完分別潔淨條例後,再次回到兩個獻凡火的祭司身上;兩個祭司因為干犯 神的聖別而死在會幕壇前,提醒祭司和以色列民,務要謹慎凡事按著 神的法則規規矩矩的去行,好將罪惡從以色列中除去。神的吩咐是,大祭司要在 神分別的贖罪日那天,才能進入至聖所為以色列贖罪。然而為以色列民贖罪,不單是大祭司的責任,而是全體必須參與的大事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