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妥拉 – 你打發人去 שְׁלַח-לְךָ
上到應許之地的信心
民數記 13:2 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,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,都要作首領的。
申命記 1:21 – 22 看哪,耶和華─你的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,你要照耶和華─你列祖的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;不要懼怕,也不要驚惶。你們都就近我來說:我們要先打發人去,為我們窺探那地,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,必進何城,都回報我們。
本週妥拉主題是「你打發人去」,原文是「שְׁלַח-לְךָ」,更好的翻譯是「你為自己打發人去」。百姓向 神提出要先探勘迦南地的情況,而 神也允許了百姓的請求,讓他們在各支派裡選出一人作探子。
若以戰略目的來說,搜集當地的情資從而制定作戰計劃,是合理可行的;但群體必須意識到,無論偵查到任何情況,以色列人得有決心要攻克所有艱難,直到得地為業為止。因為無論迦南地形勢、地險和軍力如何, 神都不會改變 祂要領以色列回歸的旨意;倘若帶回來的消息反而削弱了群體的信心,產生逃避的意念,那還不如不知。
以色列人出埃及開始,目的是要進到應許之地,經過上行之路一年多的預備,眼前就是應許之地;他們眼看著就要到 神應許列祖的土地,原本應該是感到興奮與激昂的,等探子將消息帶回來,擬定作戰計畫,作好準備就要渡過約旦河,很快就要開始收復整個迦南地;卻沒想到消息一傳回來之後,轉眼就迎來意想不到的結局。
民數記 14:1 – 3 當下,全會眾大聲喧嚷;那夜百姓都哭號。以色列眾人向摩西、亞倫發怨言;全會眾對他們說: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,或是死在這曠野。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,使我們倒在刀下呢?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。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?
十二個探子中,有十個探子帶來噩耗,彷彿眼前是他們的墳地,他們不但勸百姓不要上去,還大大抱怨一番,甚至挑撥群體回到埃及;當夜全以色列人在帳篷裡不斷抱怨和哭號,拒絕進入迦南地。此時 神對國度的作為赫然停止, 不再給這世代機會,言明必須等四十年後舊世代過去,新世代崛起再來承接進入應許地的使命。
當百姓表態拒絕上到迦南地之時,就是對 神的背叛與敵擋,這決定了他們從此與 神的國度無關,不只錯過了能夠上到應許之地的時機,甚至最後的結局是倒斃死在曠野。
民數記 14:9 – 10 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,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;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,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。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,不要怕他們!但全會眾說:拿石頭打死他們二人。
百姓來到「加低斯」,原文是「קָדֵשׁ」,意思是「神聖、分別」,表明進入應許地的過程就是一個分別,十二個探子作出兩種不同結論。十個探子看到的是「恐懼」,想的是「如何逃避」,他們依賴埃及,並覺得回埃及才安全;而另兩個探子看到的卻是「國度」,想的是「如何面對」,他們按妥拉的法則看見 神榮耀的國度。兩者在內涵、視野、格局上有顯著的不同,然而多數人抱持逃避的想法,導致整個群體不再能與 神同行。
以色列人親身經歷了上行的失敗,帶給我們上行之路最關鍵性的信息; 神藉此表明為什麼群體無法進入應許地,要進入 神國度是有門檻的,如同猶太彌賽亞耶穌在馬太福音說的「把一切叫人跌倒與作惡的從他的國裡挑來出,丟在火爐裡」,最終在分別的時候被定為稗子。
民數記 13:26 到了巴蘭曠野的加低斯
馬太福音 13:41 – 43 人子要差遣使者,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,從他國裡挑出來,丟在火爐裡;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那時,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,要發出光來,像太陽一樣。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
哥林多前書 10:11 他們遭遇這些事,都要作為鑑戒;並且寫在經上,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。
神的百姓不能進入應許地,根本的原因是「不信」。更進一步說,其實是不信 神的作為和應許,更是藐視 神法度和命令的行動,並追求與國度相悖逆的事。
第一, 神對國度的旨意和作為,不是他們的核心信念。
沒有同心,豈能同行;從七七節上行到住棚節,慢慢顯明出哪些人是和 神同心同行的。既然已經跟隨 神,那群體都必須知道的是「 神國度要什麼」;唯有清楚知道 神的旨意與國度及藍圖樣貌,才可能成為門徒的核心信念。
許多人尚未意識到,若要建立 神的國度,勢必要為 神國度各層面遇到的事情付上代價,它包含法則的實踐、各恩賜與職業的配搭、對齊 神的指揮、拒絕已違背法則的體制;然而,只有將國度視為自己生命的信念,才可能為它忍受各樣艱難,面對各樣挑戰。這是為何猶太彌賽亞耶穌說「天國好像寶貝」,只有變賣一切才有可能得到這寶貝。
馬太福音 13: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,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,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,買這塊地。
若是群體沒有這樣的信念,只傳遞一個追求祝福、舒適的信仰,他們只要碰到不如意、違背自己利益的事,馬上就會顯露出拒絕和敵擋;這表示對他們來說有更看重的事,也許是面子、傳統、好處、舒適、期待…等,他們沒有決心為國度付上任何代價,這樣的群體所追求的已經與 神國度相悖了。
第二,信心沒有隨上行而增長,未從法則裡培養出國度的格局與視野。
信心是隨著法則成長的,當人們在實踐 神的法則時,正是來自於信心的宣告。因為信,所以謹守遵行;因為信,所以謙卑調整和改變;因為信,所以勇敢傳講 神的法則。這信心是隨著上行的步伐在增長,是一件腳踏實地的事,而不是聚眾宣告和呼喊來的。
如果我們將信仰當成市場喊價,以為大聲呼喊就會發生神蹟,那我們對信仰有很深的誤解,因為猶太彌賽亞國度的權柄並不是這樣運作的;如果一個不守法又沒次序的人,以為只要大聲喊叫就可以動用國度權柄,呼風喚雨,那豈不是亂了。
信心不是憑空而生的,平常若不順服、信從和遵行 神的法則,口裡宣告的信心都是自欺欺人。
當我們不守法則,也表示我們的信心停滯,接著就會跟不上 神的作為,也看不見國度的視野,陷入空轉;特別是面對關鍵的時刻,我們一但錯過,就要等待下一次。我們必須知道,不是每個時刻都是一樣的,有些機會的醞釀需要一個世代,甚至更久才一次。
如今我們看見 神國度的作為,就必須把握這世代,因為在上行的路程,隨著一層層的對齊,我們在法則的實踐上愈成熟,就愈能體悟到 神期望的國度全貌。相對的,將來要面對強度會愈來愈高;群體必須意識到,信心要持續跟著強度遞增,群體才能跟上 神的作為;不僅如此,因為上行的高度和強度,是群體需要付出代價來維持,只有信心和啟示不斷調和,才能前進。
以賽亞書 58:13 – 14 你若在安息日掉轉(或譯:謹慎)你的腳步,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,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,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;而且尊敬這日,不辦自己的私事,不隨自己的私意,不說自己的私話,你就以耶和華為樂。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,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。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。
希伯來書 4:1 – 2 我們既蒙留下,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,就當畏懼,免得我們(原文是你們)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。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,像傳給他們一樣;只是所聽見的道於他們無益,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。
第三,群體經常抱持藐視和叛逆的態度,不將 神的命令當一回事,而拒絕和敵擋 神國度。
當群體在西乃山領受了妥拉,知曉了 神國度運作的法則,究竟內心是如何回應的呢?我們可以從上週妥拉經文提到的拒絕嗎哪,還有本週後續所發生的事情,看出許多端倪。
本週的經文後段讓我清楚看見百姓的問題,第一是百姓擅敢出營爭戰,第二是故意干犯安息日。然而對 神來説「擅敢出營爭戰」和「干犯安息日」都同樣藐視 神的命令;如果一個群體經常藐視 神的命令,他們所表現的就是悖逆和敵擋,那對國度有什麼幫助呢? 神會將國度交給悖逆與敵擋的群體嗎?
民數記 14:22 – 23 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蹟,仍然試探我這十次,不聽從我的話,他們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。凡藐視我的,一個也不得看見;
當百姓拒絕上到應許之地,淪於曠野飄流四十年的結果,他們又擅自決定要出營爭戰。這完全暴露出百姓內心完全不服 神的命令與指揮,總是認為自己有特權,想在 神的法則以外做事,也正是為何他們不能進入應許之地的主因。最終群體拒絕嗎哪、擅敢行事、不守安息日, 神就指著自己起誓「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!」
撒母耳記上 15:22 – 23 撒母耳說: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,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?聽命勝於獻祭;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。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;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。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,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。
民數記 14:44 他們卻擅敢上山頂去,然而耶和華的約櫃和摩西沒有出營。
在 神的憐憫中,誤犯都還有挽回的餘地;但如果我們故意敵擋,甚至已經習慣拒絕 神的話、神的命令,這樣的不信,對群體是危害極大的,最終以色列出埃及後的第一代在曠野倒斃,這結局永遠作為我們後世代的鑑戒。
民數記 15:28 – 31 那誤行的人犯罪的時候,祭司要在耶和華面前為他贖罪,他就必蒙赦免。…但那擅敢行事的,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,他褻瀆了耶和華,必從民中剪除。因他藐視耶和華的言語,違背耶和華的命令,那人總要剪除;他的罪孽要歸到他身上。
所以外邦教會需要反思,我們若對 神的命令心存藐視、叛逆的和拒絕的態度,很容易從我們的家庭、工作、事奉上顯露出來,我們其實是按自己的想法在行事;然而違背 神的妥拉、神的話,對國度只有毀壞,沒有建造。就算我們舉辦再多的聚會,各種禱告和敬拜,各樣事工和活動,但所行的卻是悖逆於 神的國度法則,都無法代替聽命於 神的義務。
民數記 15:15 – 16 至於會眾,你們和同居的外人都歸一例,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,在耶和華面前,你們怎樣,寄居的也要怎樣。你們並與你們同居的外人當有一樣的條例,一樣的典章。
以賽亞書 56:6 – 7 還有那些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,要事奉他,要愛耶和華的名,要作他的僕人─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,又持守他(原文是我)約的人。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,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,在我壇上必蒙悅納,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。
約書亞的新世代與末世大回歸
自從人類墮落離開 神的法則開始, 神的國度在地上重建就是 神主要的旨意。從出埃及到應許之地的上行之路這個縮影,其實是 神在人類歷史長河的國度計畫, 神在每個世代所做的就是呼召上行回歸;但呼召得多,選上的少,許多世代因為沈淪而跟不上 神的作為,拒絕回歸 神的妥拉,拒絕 神的呼召,猶太彌賽亞耶穌說這是一個窄門窄路,是實實在在的。
約書亞與迦勒是象徵新世代的興起,他們看見了國度的異象,謹守遵行 神一切的命令和法則,並為此異象獻上自己,就像歷代聖賢所踏上的上行之路一樣,他們都在啟示裡看見彌賽亞國度的實現。我們講的不是建立更多教會,不是讓教會人數變多,不是讓教會看起來更流行,而是傳遞 神國度的生活、工作、事奉的法則,讓人們悔改而接受救贖,並實際回歸法則裡。
我們從這縮影可以窺見末世,它揭示出猶太彌賽亞國度建立之前的新世代,是如何預先看見而不斷地專心跟隨。因為歷史必然會有最後一個世代預備 神在曠野的道路,為要使群體在妥拉的基礎上重建起來;最終如同約書亞帶領新世代的戰役,耶穌必然會收復應許的以色列地,完成約書亞尚未完成的工作,並在全地掌權,重回法則失落之前的伊甸, 祂彌賽亞國度降臨。所以以安息日為根基所建立的國度,這就是希伯來書裡所說「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,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」。
希伯來書 4:5 – 11 又有一處說: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!既有必進安息的人,那先前聽見福音的,因為不信從,不得進去。所以過了多年,就在大衛的書上,又限定一日,如以上所引的說: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,就不可硬著心。若是約書亞已叫他們享了安息,後來神就不再提別的日子了。這樣看來,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。…所以,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。
當希伯來根源復興浪潮在外邦教會開始時,這世代已被 神所呼召,並 神將末後的啟示顯明給眾教會,我們如同十二個探子,看見以色列復國的啟示,新世代的約書亞與迦勒也將被分別出來;雖然有些人仍舊擅敢行事、依賴埃及的曆法和體制、想念埃及的物質生活,最終拒絕 神國度;但也有些人看見國度異象,重修毀壞之處,堵住破口,忠心傳遞國度福音和妥拉,成為新世代的聲音,承接這個使命。
從西乃山之後到應許之地,這段上行之路的強度是遞增的,需要信心與啟示的調和,來明白這強度的信息,但聖靈必然已預備好新世代更多人來承接,只因為 祂必快來!
民數記 32:12 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可以看見,因為他們專心跟從我。
本週的反思
- 本週十二個探子的經文,帶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?你認為差派探子與否,有什麼差異?你平常會收集更多的情資,來幫助你作出決策嗎?我們身旁圍繞各樣訊息,你如何辨明與跟隨 神的旨意?
- 以色列復國如同雲柱、火柱的升起,這給外邦教會怎樣的末後啟示?你是新世代的約書亞與迦勒,將被分別出來,你與群體將如何信心跟隨而行?
- 你認為在充滿不信的世代群體裡,約書亞與迦勒的新世代使命是什麼?你覺得第一代以色列人不能進入應許地,這給我們外邦教會什麼啟示?你認為群體進入並得到神的應許,什麼是最重要的?為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