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妥拉 – 你打發人去 – שְׁלַח-לְךָ

朗讀全文

【民數記 13~15】【約書亞記 2】【希伯來書 3:7~4:1】

שְׁלַח-לְךָ אֲנָשִׁים וְיָתֻרוּ אֶת-אֶרֶץ כְּנַעַן אֲשֶׁר-אֲנִי נֹתֵן לִבְנֵי יִשְׂרָאֵל אִישׁ אֶחָד אִישׁ אֶחָד לְמַטֵּה אֲבֹתָיו תִּשְׁלָחוּ כֹּל נָשִׂיא בָהֶם

民數記 13 : 2 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,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,都要作首領的。

為你打發 שְׁלַח-לְךָ
你們要打發 תִּשְׁלָחוּ 
何西阿 הוֹשֵׁעַ 
 約書亞 יְהוֹשֻׁעַ

שְׁלַח-לְךָ 的涵義

        本週的妥拉主題 ” שְׁלַח-לְךָ ” 中文翻譯為 ” 你打發人去 ” 。本篇內容主要描述摩西差遣 12 個支派領袖前往窺探 神所賜的迦南地,而後 10 個探子回來報惡信,導致以色列反叛 神,要另立領袖回埃及去, 神發烈怒使那 10 個探子死在瘟疫中,又使 20 歲以上男丁不得進入應許地,等他們在曠野飄盪 40 年死後,其餘的人才得以進去。惟獨迦勒和約書亞因為專心跟隨 神,得以存留性命,並在 40 年後帶領下一代人進入應許地。

為自己差遣

        許多人質疑為甚麼 神要打發探子去窺探迦南,如果 神直接吩咐以色列人上去,就不會有探子報惡信和一代人倒閉在曠野的悲劇發生。但申命記 1 : 20 – 21 為我們解釋了打發探子去的原由,起因於百姓向摩西建議,先打發人去窺探,好回報當行的路。 所以 神在民數記 13 : 2 是說 ” שְׁלַח-לְךָ ” 中文雖翻譯為 ” 你打發人去 ” 但原文更準確的翻譯卻是 ” 為你打發 ” 意思是 : ” 為你自己的緣故打發人去 ” 。所以, 神乃是應了百姓的要求,而容許他們去,並非 神主動打發他們去的。

        我們能據此推敲出,百姓在當下並沒有信心和意願要直接上迦南,他們想藉著打探情況來增加把握,或者在得知困難時有藉口可以推託、延遲上去的行程。相反的,摩西對迦南的富饒十分有把握,如果探子看到迦南地果真如 神應許的一樣美好,定會回來報好信息,況且若百姓真是為了得知該走何道、必進何城而前去窺探,這對上行之路大有幫助,豈不美哉 ?

        民數記 13 : 2 後半說到 :  ” 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,都要作首領的。 ” 原文為 ” לְמַטֵּה אֲבֹתָיו תִּשְׁלָחוּ כֹּל נָשִׂיא בָהֶם ” 其中 ” תִּשְׁלָחוּ  ” 應當翻譯為 ” 你們要打發 ” ,所以這些做首領的,乃是由以色列百姓所共同打發出去的。 神必然知道百姓派人去窺探的真正目的,所以祂囑咐了摩西,要百姓打發支派的領袖去做探子,這些人有威望和公信力, 神或許一面期望百姓能挑選靈性美好的人,為他們帶回好消息,一面也要百姓為探子所帶回的消息和決定負責。所以打發不僅是為了摩西個人,也為了全會眾自己, 神允許他們打發探子出去,是否也在期待著百姓能為自己打發信心來回應祂呢?

        可惜大部分領袖把窺探的目地,聚焦在自己有多渺小無能,和巨人有多高大威猛,完全忘了他們要查訪走哪條道路、進哪座城市,好領以色列民快速的上去。去的 12 人中,有 10 人因膽怯而選擇報惡信,他們煽動會眾背叛神,不信的喧鬧和哭號聲,抹煞了迦勒和約書亞信心的宣示。他們兩人的安撫和 神曾經的應許,在百姓耳中成了聽而不見的的蚊子叫。百姓最後的決定是 : ” 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 ” ,即使背棄 神的拯救和作為,即使破壞盟約、使 神的名受辱,為了逃避恐懼,寧可選擇回埃及為奴,這個叛變由十個領頭的,發酵到全會眾,使霉爛一發不可收拾。以色列民發怨言已是習慣,到了關鍵時刻就很難改變,他們差遣惡言咒詛自己死在曠野,咒詛就應驗了,唯獨迦勒和約書亞始終對神專一信靠,他們打發出去的話,討神喜悅,神果然使他們得地為業的渴望得應允。

偉大的信心來自平時的累積

        在這趟窺探的旅程中,是否發生了特殊的事件,導致迦勒和約書亞做出不同於其他領袖的決定呢? 根據窺探的領袖名單來看,迦勒和約書亞並沒有在 12 人中居於領導的地位,他們按著平常的支派順序排列,表明他們只是 12 個領袖中的平凡一員,但本篇妥拉特別紀錄了兩件事,使我們能看見為何他們能有超乎常人的信心。

       一、摩西將何西阿改名為約書亞。

        何西阿原文為 ” הוֹשֵׁעַ ” 意思是 ” 拯救 ” ,更改成為 ” 約書亞 יְהוֹשֻׁעַ ” 意思是 ” 耶和華拯救, יְהוֹשֻׁעַ ” 比 ” הוֹשֵׁעַ ” 前面多了一個字母 ” י ” ,這個字母代表了 神的名字 。摩西如此行,除了提醒約書亞, 神是拯救的 神,也勉勵了約書亞, 神曾將他的先祖母撒萊 ” שָׂרַי ” 改名為撒拉 ” שָׂרָה ” ,並將更換後的 ” י ” 字母,傳承給所有從撒拉而出的應許之子,如以撒 ” יִצְחָק ” 、雅各 ” יַעֲקֹב ” 以色列 ” יִשׂרָאֵל ” …. 等。約書亞此行所帶回的信息,將與百姓能否上去得應許地有關,約書亞不可不謹慎,摩西是否在提醒約書亞,務要持守信心,使自己配得上 神的應許和祝福? 務要緊記 神的應許,以得著 神美地的應許為第一優先。

        既然探子的任務如此重要,摩西又為何只單為約書亞改名呢? 我們從妥拉的記載可以隱約看見,約書亞異常的渴慕認識 神,他日夜不間斷的跟隨在摩西旁邊服事,甚至到摩西離開會幕時,仍單獨留在會幕,捨不得離開。縱使他不能如摩西直接面對 神與 神說話,但他仍願意默默在旁邊觀摩 神和摩西的來往,這加深他對 神的認識和信心,也磨練他付代價的意志和決心,或許摩西看見約書亞的渴慕和行動力,所以在打發他去時為他換上新名,使他領受啟示和祝福,看來,摩西是對忠心又充滿聖靈的約書亞寄予厚望了。

       二、誰到了希伯崙?

       民數記 13 : 22  ” 他們從南地上去,到了希伯崙;” 這段經文的原文為  ” וַיַּעֲלוּ בַנֶּגֶב וַיָּבֹא עַד-חֶבְרוֹן ” 這指出,以色列的 12 個探子雖然一同從南地上去,但後來卻只有一個人去了希伯崙,因為原文中的 ” 到了  וַיָּבֹא 是第三人稱單數的動詞。那麼,這人單獨落隊去到希伯崙的目的是甚麼? 創世記 23 章告訴我們,亞伯拉罕為撒拉買下麥比拉洞的地好埋葬她,那個地方就位於希伯崙,那也是亞伯拉罕生平在應許地唯一買下的一塊地,希伯崙又名基列亞巴 ” קִרְיַת אַרְבַּע意思是 ” 亞巴的城 ” ,而亞巴就是巨人亞納族的父親。

        因此,這人是為了看先祖亞伯拉罕在麥比拉洞的墳地,而不惜脫隊去到巨人的城,但他此行恐怕不只是去墳地紀念先祖,而是為了奪回先祖的產業而前去探路。我們可以假定,他在決定去希伯崙時,就已經戰勝了對當地巨人的害怕,或甚至他奪回產業的信心,已大到使他對巨人沒有任何懼怕。在此之前,他可能還跟害怕巨人的探子們,為了要不要去希伯崙探路起爭執,最後導致他們分道揚鑣!又或者他知道其他探子,不願意去巨人的城,所以自告奮勇的跑去探路了。這個不顧一切要去探希伯崙的人,心中懷抱著怎樣的渴慕,以至於連巨人都不害怕呢?  他又為什麼能在眾人報惡信時,第一個跳出來安撫百姓,鼓舞他們上去得地為業呢? 或許當他抵達希伯崙時,忍不住對著先祖亞伯拉罕的墓前,訴說 神為以色列百姓所行的神蹟,以及 神對希伯來人的信實。

        約書亞記 14 章告訴我們, 神將希伯崙賜給了勇敢的迦勒,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 – 以色列的 神。迦勒的名字 ” כָּלֵב ” ,原文和 ” 狗 כֶּלֶב  ” 同義,代表忠心勇敢,但我們若把這名字拆成兩個字 ”  כְּמוֹ הַלֵּב   ” 就變成了 like the heart 如同他的心 ” ,說明了,迦勒的行動和他的心一樣,使他表裡一致。 而專心的原文 ” מִלֵּא ” 是 ” 完全和滿足 ” 的意思,在 神的眼中,迦勒全心的跟隨 神,以得著 神的應許為他的滿足。 

約書亞記 14 : 12 – 15 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地給我;那裡有亞衲族人,並寬大堅固的城,你也曾聽見了。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,我就把他們趕出去。於是約書亞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祝福,將希伯崙給他為業。所以希伯崙作了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的產業,直到今日,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─以色列的神。希伯崙從前名叫基列亞巴;亞巴是亞衲族中最尊大的人。於是國中太平,沒有爭戰了。

        迦勒和約書亞使我們看見,信心與日常的鍛鍊有絕對的關係,它不是憑空而來的,反而是日積月累、辛勤耕耘所得的功效。反過來思考,如果約書亞沒有平時的渴慕和殷勤的事奉,摩西仍會在他出發前為他改名嗎? 如果迦勒沒有把先祖的產業和 神的應許時時放在心上,他能夠無視對巨人的恐懼而逕自前往希伯崙嗎? 我們相信,信心的啟示和眼光,是點滴的忠心所累積而成,它不是突然從天而降、虛無縹緲的能力,而是像迦勒和約書亞一樣,堅持一貫的信心和忠誠,以至於在未知的考驗臨到時,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        以色列百姓也不是突然不信而發出怨言,他們早已習慣怨言和咒詛,所以當事情來的時候,他們本能地悖逆 神,找不到喜樂的話去宣告 神的作為,也不能有信心的眼光去看見不可能,因為埃及的模式仍在他們生命中做動力和磁場,使他們一遇見困難就被吸回去,他們雖然見過 神蹟,卻沒有真的信服 神,他們雖然應承要遵行 神的話,卻沒有真實的行為來表明他們的信。

雅各書 2 : 20 – 26 虛浮的人哪,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?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,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?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,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。這就應驗經上所說:亞伯拉罕信神,這就算為他的義。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。這樣看來,人稱義是因著行為,不是單因著信。妓女喇合接待使者,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,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?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,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。

看見就記念遵行 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以色列男丁被亞瑪力人和迦南人殺敗直到何珥瑪之後。 神曉諭摩西,教導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後當如何獻祭,這表示 神雖然審判了悖逆的人,但仍會照著祂的應許,帶領新一代的以色列民上去迦南地,也透過獻祭給他們悔改的機會和方式。 神吩咐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繸子,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。他們佩帶這繸子,好在看見這繸子時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,不像素常一樣,隨從自己的心意、眼目行邪淫。

        這繸子的原文為 ” צִיצִית ” 其字母的數字相加的總和為 600,繸子由 8 條線組成,並在這 8 條線上打 5 個結,所以  ” צִיצִית ” 象徵了妥拉的 613 條誡命。其中的藍細帶子是由一種未知海洋生物的血液所染成,這藍色象徵天空的顏色,代表 神的寶座,因此這繸子能使以色列人想到 神的寶座和誡命,一面代表 神的獎賞,一面代表 神的審判。衣服代表人的行為,衣服四角上的繸子,代表了四個見證人,使配戴繸子的人看見這繸子,就想起他的言行總有四個人在做見證,提醒他謹慎自己的言行,即使在暗中也要如同行在人前一樣,聖潔遵行 神的話。

       塔木德記載了一個故事,有一個男人非常看重 ” צִיצִית ” 的誡命,隨時配帶著  ” צִיצִית ” ,他聽見海外有個妓女,一個晚上收 400 Dinars 黃金,於是他寄了黃金給這妓女,又赴約去了,妓女為他預備了七張床, 六張銀製的,一張黃金製的,七張床之間又有銀階梯相連,妓女走到最上面的床,赤身裸體的躺在床上,這男人也跟著她上去想和她赤身坐在旁邊,不料他衣服上的四條繸子突然打在他臉上,於是他下階梯坐在地上,妓女看見他這般,也下來坐在地上說,你必須指出我有甚麼瑕疵,否則我不讓你走。這男人說,我從沒見過像你這樣美麗的女人,但我們有條誡命叫 ” צִיצִית “, 神曉諭這條誡命時,提到兩次祂的名號,表示: 神是將來審判的主,也是獎賞的主,現在 ” צִיצִית ” 就像我的四個見證人看著我。 妓女說:“ 告訴我你的名字、你城鎮的名字、你老師的名字以及你在哪裡學習律法,否則我不會離開你。” 男人寫下後遞給她。妓女就起來,將自己的財富分成三份:三分之一給政府,三分之一分給窮人,三分之一拿在手裡;然而她保留了床單帶著。隨後,她來到 Chiya 拉比的研習室,對他說:“ 先生,請你指點我,讓我傳道。” . . . 之後,她原本為了行淫而鋪的床單,現在卻用在傳道上了。

        ” צִיצִית ” 之於這人,就像溺水人的救命繩,如果溺水的放開這條救命繩,就會失去性命! 神用看的見的東西來教導祂的子民學習律法,即便看似不重要的衣服配飾,一條微不足道的繸子,卻也能因著它源自於 神的吩咐,而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功效,提醒人保守自己遠離罪惡,原來每一條誡命無論輕重都帶著 神的祝福。如同 ” צִיצִית ” 的功用,我們又是如何在生活中幫助自己聚焦於寶座和神子民的義務呢?

我們從 שְׁלַח-לְךָ 學到甚麼?

為你自己打發使者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探子報信的地點位於加低斯,它成了百姓決定未來 40 年將何去何從的地方。加低斯的原文 ” קָדֵשׁ ” 其字根型 קָדַשׁ ” 是 ” 成聖和分別 ” 的意思,很顯然的,在出埃及後的第二年, 以色列百姓終於到了一個關鍵性的時刻,他們究竟願不願意進入 神的國去得地為業? 還是他們只是說說、想想而已? 雖然他們確實和 神立下盟約,也成了 神國度的聖民,然而,經過二年曠野的訓練,這群聖民仍習慣穿著埃及奴隸的外衣,說著埃及奴隸的怨言,懷念著埃及奴隸時期般的生活,他們的自我中心和肉體,使他們常常忘記聖民尊貴的身分和義務,又時常抵擋悖逆 神的話,因此,加低斯的分別,就成了他們未來去處的選擇。百姓可以選擇他們要一無反顧的上行,使 神的應許可以成就在他們身上,又或者他們根本無心於建造 神的國,只要能安逸的吃飽喝足就好? 

        全會眾可能沒有一人想到, 自己口中的言語竟能決定未來的生死禍福,然而在加低斯這一站, 神確實是按照會眾所說的話來分別他們的結局,定他們的賞罰。他們是怎麼用口中的話來定義自己呢? 

民數記 14 : 2- 4 他們向摩西、亞倫發怨言說 :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,或是死在這曠野。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,使我們倒在刀下呢?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。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?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! 

       這些話對比他們在紅海面前,看見法老追兵時所說的話又有何不同呢 ? 

出埃及記 14 : 11 – 12 他們對摩西說: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,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?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,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?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,不要攪擾我們,容我們服事埃及人嗎?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。

        我們看見這兩段話不禁感到驚訝和惶恐,他們的怨言證實他們和剛出埃及時沒有分別,並且他們又咒詛自己死在埃及、死在曠野、死在刀下,宣告他們的妻子和孩子要被擄掠。這會是愛抱怨的人共有的盲點和通病嗎? 

         神在開頭時對摩西所說 ” שְׁלַח-לְךָ ” 為你自己打發的含意,其實就是在提醒他們這次的窺探之行,要小心自己所打發出去的話,因為他們對 神所回應的話,不僅僅是話而已,而是他們內心的充滿,他們發自內心的話有能力打發使者,去為自己的人生效力,又為他們的結局做出分別,是進入美地? 還是死在曠野?

       迦勒所說的話果真為他的結局效力,他說: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!我們足能得勝。迦勒最終不但出了曠野,又進入應許地戰勝亞納族人,且得著希伯崙為他的產業。而發怨言的人,則讓死亡和罪惡的權勢有了攻擊他們的機會,他們為自己差遣了審判,使他們如自己的怨言,死在亞瑪力人和迦南人的刀下,剩下的則死在曠野。這使我們不得不反思,如果以色列百姓照著迦勒的信心回話,那麼 神是否將打發使者在前頭為他們爭戰? 神是否也會讓百姓像大衛戰勝歌利亞一樣,輕易地打敗可怕的亞納族人呢? 

人口中所結的果子,必充滿肚腹;他嘴所出的,必使他飽足。生死在舌頭的權下,喜愛他的,必吃他所結的果子。 箴言 18 : 20 – 21

禱告:
主啊!求祢保守我的心勝過一切,如迦勒和約書亞能專心全心的跟隨祢。
主啊!求祢保守我的口不發怨言,讓我的嘴唇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祢。阿們

You May Also Like

每周妥拉 – 所祝的福 וְזֹאת הַבְּרָכָה

每周妥拉 – 側耳 הַאֲזִינוּ

每周妥拉 – 他去 וַיֵּלֶךְ

每周妥拉 – 站在 神面前 נִצָּבִים